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

天然抗氧化劑(手工皂添加用)

之前做的兩個手工皂快要可以收成了,可是有一件事一直讓我心煩
就是我做這兩個皂並沒天添加抗氧化劑,
而我讀到一些皂友的經驗是,有些皂放久了會起油斑
有就是所謂油脂的酸敗,或者是說油被氧化了,
好不容易做好的手工皂要是放一陣子酸敗掉了那多令人生氣
更別提要是送人用,那臉可就丟大了。
因此,決定在做下一個皂之前先把抗氧化這東西弄懂,
再買一些東西來加。上網看了些文獻資料,得到以下分析︰


我們提到手工皂「酸敗」這件事,其實就是他被氧化了,氧化的作用主要是「自由基」攻擊。所謂自由基即是一個會藉由搶奪別人電子來穩定自己的基團,反應性高而可攻擊各種物體,而且可怕的是他往往會產生連鎖反應,一旦開始了不容易停下來。自由基可以說是萬惡之叟,舉凡各種疾病、皮膚老化和食物腐敗都和他脫不了關係,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也常聽到藥品、化妝品及食物內都有放抗氧化的物質。

而抗氧化劑的主要機製就是終結自由基,而以目前研究和市面產品看來,都是以含有多酚類酚類的架構為主(如下圖)。


這類的多酚類抗氧化劑又可分天然和人工合成,
天然的有︰維他命E、迷迭香萃取物、葡萄籽萃取物、茶多酚….
合成的有︰BHA(丁基羥基甲氧苯)、BHT(二丁基羥基甲苯)、叔丁基對苯二酚(TBHQ)…

而合成類的雖然價格低廉而且抗氧化效果好,但最近的研究顯示,這些合成的抗氧化劑會對生物體產生副作用,也因此已有部分北歐國家禁用BHT與BHA,而其他先進國家亦有跟進的打算。另外他在高溫(70℃以上)的熱油中容易揮發失效。不過這些研究都是質疑上述抗氧化劑食入或注入體內產生的影響,而手工皂畢竟只是用於清洗,我猜測影響應該不大,但是呢,既然都已經花大錢和很多時間在這個皂上了,而且當然是用純天然更健康,再加上天然的抗氧化力又不輸合成的,又有其他的好處,而且只需極少的添加量,那當然是選擇天然的抗氧化劑嚕。

再來談談天然抗氧化劑,在我們自然界的飲食中,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-胡蘿蔔素被稱做三大抗氧化物,但最近更受注目的是以下幾種(註a)︰
1. 茶多酚︰這是綠茶中萃取內含酚類物質的總稱(也就是說其實是種複合組成物,是實上多數天然萃取物都是以複合形式存在),他的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18倍,是維生素C的3~10倍。
2. 葡萄籽萃取物︰是迄今發現植物所萃取最強的氧化劑之一,抗氧化能力約是維生素C及E的30~50倍,而且研究也指出另有抗凝血、防癌、抗腫瘤等功效。
3. 迷迭香萃取物︰具有高效無毒的抗氧化效果,他的抗氧化劑效果優於約比BHA、BHT 高2~4倍,亦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佳,而且他的耐熱性非常好,在205度時仍穩定,在高溫條件下其抗氧化效用明顯高於其他多酚類,並且有實驗證實有保護DNA及抑制含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的生長(註b)。
4. 乾甘草提取物︰在低溫到高溫(250度)都可發揮強大的抗氧化效果,另有抑制大腸杆菌等抑菌作用,目前還有學者發現他甚至對SARS及愛滋病有抑制效果。
5. 銀杏葉提取物:因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清除自由基、抗血拴等功能,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及刺激毛髮生長,達到抗老化的作用。

另外,曾經看過有皂友提過「胡蘿蔔根浸油」這種東西,我查了一下文獻並沒有對這種東西進行研究,而根據商品資料指出胡蘿蔔根浸油富含維生素A及E,具有抗氧化及滋潤皮膚的效果。有一點不確定的是這個商品到底有沒有含β胡蘿蔔素呢?因為如果有含的話,那整個地位就完全不一樣,因為β胡蘿蔔素是支援維生素E抗氧化作用的一個要角,可補足生素E對皮膚抗氧化能力較弱的部分,但是如果沒有含的話那就和就和維他命E的功效重疊了。

綜合上述的資料和我自己的看法,我個人覺得手工皂的抗氧化劑選用方面,可選用一種維生素E以外的抗氧化劑,如迷迭香萃取物或葡萄籽萃取物不過要買的到),因為我們手工皂所用的基礎油中,幾乎都會有橄欖油,而橄欖油中就已經富含了維生素E,所以就不需要再額外添加,但為了保險起見,可以加入例如迷迭香或葡萄籽等萃取物,其實這類的萃取物都含複和種類的多酚,而每種多酚結構性質略有差異,可發揮功能的地方也略有不同,還有文獻指出對上述的多酚類和維生素E和在一起時還有另外的加成作用。 但是呢,也不需加太多種抗氧化劑,畢竟抗氧化夠用就好,多的不僅浪費而且還有可能影響手工皂的顏色,文獻中進行油脂抗氧化試驗中建議的迷迭香萃取液建議添加量為0.02~0.04wt%,也就是我們添加的每1000g的皂液可加入0.2~0.4g的萃取液,至於水溶性的抗氧化劑需不需要呢?我個人認為是不需要,因為抗氧化劑是用來保護油脂類,而由跟水是不相容的,而手工皂成熟末期的水逐漸變的非常少,那溶在水裡抗氧化劑就失去攜帶他的媒介而失去效用。最後其實我還是覺得,一個乾燥通風的保存環境對於手工皂比任何的抗氧化劑都還重要。

作皂新手,若有錯誤煩請指正


註a︰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p.468~470第36卷第3期2005年3月
註b: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.135~139 Vol.21 No.1

沒有留言: